銘記烽火歲月 傳承抗戰(zhàn)精神——文體投公司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5-09-24
銘記抗戰(zhàn)歷史,汲取奮進力量——文體投公司黨支部組織觀看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大會
2025-09-03
扛牢國企社會責任,切實為民辦實事 ——文體投公司黨總支開展“愛護環(huán)境”主題黨日活動
2024-03-11
2023-01-30
市國資委副主任陳江蒞臨市文體集團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會
2023-01-10
2023-03-28
2022-09-05
龍勝各族自治縣鄉(xiāng)村振興能力提升暨村級集體經濟骨干培訓班成功舉辦
2022-07-17
由廣西弘培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龍勝事業(yè)單位新聘人員崗前系列培訓班順利舉辦
2022-08-29
廣西弘培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荔浦市市直機關黨務工作者培訓班順利開展
2022-10-29
老鹽街米粉店的合伙人謝祖康告訴我,他們一直在將鹵菜粉作為最快的速食產品在推廣。“一碗鹵菜粉能快到什么程度?你將汽車停在路口,然后跑到店里,沖著師傅叫一聲‘二兩鹵菜粉’,從下車到你拎著粉回來,也就三分鐘的時間,如果看見警察貼罰單,還能喊上一句‘這就走’。”
桂林人為什么喜歡吃鹵菜粉,我問了許多人,都沒有得到答案。他們的反應往往是,這還需要理由嗎?不過,桂林吃米粉的歷史倒是說得清楚的。錢鍾書早就考證,最早的米粉出自南宋時期的江西。有關桂林米粉最早的文字記錄則能夠追溯到宋末元初。《靈川縣(隸屬桂林)縣志》有提到,1341年間,秦姓先民從江西遷到桂林市下屬的靈川縣的一個村莊定居,設一小店,經營米粉,這個村子后來就被稱為“米粉店村”。1949年刻印本的《廣西通志》里對這個事情進行了印證:秦氏為靈川大姓,以秦姓為主的米粉店村村民,為宋代江西移民后裔。林志捷告訴我,明清時期,桂林是江西移民的目的地之一,也是贛商商業(yè)活動的重要場所。大量漢族人口的遷入,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中,包含米粉的生產工藝也不為過。
桂林的基底是適合米粉生產的。除了漓江得天獨厚的江水外,桂林還盛產大米,水稻占糧食產量的90%以上,素有“桂北糧倉”之稱。這兩個特點保證了桂林米粉滑而不黏、韌而不硬、綿而不糜的特質。桂林的米粉有鮮米粉和干米粉之分。鮮米粉是現做的,不宜久放,即使放在冰柜也會變碎;干米粉則是在鮮米粉制作的基礎上增加了脫水的工藝,吃的時候需要進行泡發(fā)。桂林在打造全國最大的干米粉生產基地。不過,在本地人看來,產業(yè)是產業(yè),是賣到其他地方去的,桂林人和桂林的米粉店只認鮮米粉。鮮米粉只有五六個小時的保鮮時間。所以桂林的米粉廠都是要凌晨開工,以保證早上各個米粉店能夠按時收到米粉。在描述中,我覺得送粉工應該是個寂寞的活兒,每天踩著夜色出發(fā),一家一戶地將整個桂林叫醒,他熟悉所有米粉店的營業(yè)時間:崇善米粉店有很多上班族食客,6點就會開賣,四五點鐘就要將米粉送到;同來米粉店位于老街區(qū)里,吃粉的人都是老街坊,7點以后才會相繼有食客過來。
傳統(tǒng)桂林米粉傳承人梁志強告訴我,上世紀70年代之前,米粉生產基本上還要依賴于手工,產量低。為了保證供應量和新鮮度,桂林的米粉店基本是前店后廠的模式。“當時店家會在鋪子門口掛上時辰牌,告訴大家米粉生產的時間,一旦過了兩個小時,米粉就被視為不新鮮,拿去喂豬,否則壞名聲會傳遍整個桂林?!?/span>梁志強出生于1952年,19歲進入飲食公司跟著師傅學做米粉。他說自己機遇好,桂林市幾個有名的米粉師傅都在公司里。他勤快,人又靈光,將幾個師傅的看家本領全學了去,后來在餐飲界鼎鼎有名,因為人胖,被稱為“梁胖”。說起米粉,梁志強是有著一套又一套的學問。鮮米粉食用前需要“冒”一下,這在我理解里是短暫的加熱過程?!澳阒烂懊追鄣乃嗌俣葐??”“冒的時間是多久?”“入口的米粉在多少度合適?”梁志強一個一個的提問讓我有些懵:吃碗米粉要講究這些嗎?